第三十七章 闭幕

苏菲玛索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话肯定会给科恩兄弟带来某种启发。

可她万万没有想到,她的傲慢或许带来的不仅仅是启发,更有可能是激怒他俩!

科恩兄弟是什么人?

号称美国国宝级的电影人!

在很多年轻观众,包括稍微年长一点的观众眼里,科恩兄弟完全是肩希区柯克的存在。

绝对是现存的十大导演之一!

死忠粉遍布全球,对了,矮大紧是科恩兄弟的脑残粉,

他们的骄傲不允许有人指着她们的鼻子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!

……

众所周知,戛纳电影节有两大传统。

一是法兰西出品的热情奔放,宛如地海畔的棕榈树和金沙滩的基尼;

二是褒贬不一的特立独行,有人指责是商业炒作的噱头掩盖了艺术的光芒,有人总结为每年格调迥异的评委会成员跳跃性的审美作祟。

还有一点,戛纳的品味包括欧洲其他两大电影节的品味都很独特。

老美有很多媒体敢于预测奥斯卡,甚至公然在拉斯维加斯拉开盘口,可他们很少在欧洲造次!

最佳导演、最佳编剧、影帝、影后,能蒙一个了不得,而通常处心积虑的算计都不免“四大皆空”,更不要提“金棕榈奖”和“评委会大奖”!

特么的,基本没有猜过!

还有一点,在戛纳影展参赛的作品,千万别获得当地媒体的一致追捧,否则100颗粒无收。

这是戛纳最真实的历史!

《卡罗尔》很明显是一致追捧的作品典范!

沈临很蛋疼,总不能让他把一部接近经典的电影给改的面目全非吧?

2015年5月24号,当地时间18:50,为期12天的戛纳影展迎来闭幕。

无数的影迷和媒体记者再次汇聚到影节宫前,只是相于盛大的开幕式,戛纳电影节闭幕式的红毯规模要小得多。

相较于开幕,闭幕的女演员少了很多——仅有几位带着作品入围的女演员。

即使这样,盛装出席的女艺人依然免不了被各种拍照然后发送到各自国家的站。

没了范爷、张馨羽,很多真心热爱电影的人会觉得这才是戛纳的正确打开方式,可惜,国人的关注永远是‘美哭了,我的范!’

闭幕红毯环节结束,所有人的目光焦点也都放在了随后的颁奖典礼。

“了解我的人应该很清楚,能不能获奖我从来不是很看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