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坚定信念

中国的一帮文艺青年是很自负的群体。

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,敏感,呻吟,矫情,明明身无分文还要不食人间烟火,明明缺乏理想还想过得波澜壮阔。

那帮拍文艺电影的,都有这方面与生俱来的天赋。

沈临不行,差的太远,他想活的精彩,所以他有计划,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走,但这对于文艺青年来说是致命的,他们觉得人生就应该是吹出来的,你努力干嘛?

古人云,腹有诗书气自华,李泽厚或者章诒和,这些是真正的文艺爱好者,一比较,你就发现,大多数自诩为文艺青年的真正懂文艺吗?

所以,他们会谈论文艺片,为什么?因为没什么人看啊!

廖青松是绝对的文艺片爱好者,他不仅自己是剪辑师,担任过很多文艺片大导演的剪辑,还拍摄过电影,期待你长大、海水正蓝。

所以,在他看来像沈临这样的商业片导演,绝对是华语电影的毒瘤尽管他也拍过卡罗尔。

本来这次的几位评委,沈临是其中最有地位的,但他并没有仗着身份说什么,一开始他就打定主意安静看电影。

好在这些人大部分对他都有偏见,除了每部电影放映结束,大家按照流程会让他说几句外,很少让他讲话。

沈临也不在意,反正他也没什么看法,在他看来这些作品除了喜丧勉强算是个完整的故事外,其他的用两个字就能概括烂片,包括中邪。

但是这部野长城真的超过了他的底限,太烂了,完全找不到任何优点。

说以他就实话实说了:“抱歉,我对电影的容忍是有底线的,一部电影如果前十分钟还一直让我恶心,我肯定要走!”

廖青松也很直白:“呵呵,你说的很对,但你要明白这是一个导演的处女作”

“然后呢?”

“难道我们不应该给这些青年导演一点鼓励吗?带着一点宽容的心态”

“廖老师,如果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就这么差劲,我可以很明确地断定这位在电影上不会有任何的成就!”

“”

“可他很明显在在探索新的电影形式,用小空间大叙事的手法”

“一个刚学会走路的人却想着跑步,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吗?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鼓励的,处女作最应该表现的是导演的叙事能力而不是什么结构、风格,说句不好听的话,我连风格都没有确立,他们有什么资格谈论风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