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凡有人向沈解元稍稍透露两句殷氏的病情,沈解元还不撒丫子跑?
“容家也真是,择了寒门又怕他没个功名,非要等放榜之后,这下可好了罢?到嘴的鸭子还飞了。”
程氏眼看妯娌幸灾乐祸,轻轻刺一句:“弟妹可要瞒得好些,别叫小六知道了,我看小六的心思还没熄,万一死灰复燃?”
一句话说的杨氏面上变色,她知道儿子必要犯痴症,这才非要跟着程氏上容家来炫耀。
容朝华原来便配不上她家小六,如今小六是举人,那就更配不上了!
听见楚氏这番讥讽,杨氏“自谦”:“我们小六不过是末名,哪里敢轻狂?比不得头名解元……”
“弟妹!”程氏佯装薄怒,“慎言!别把小六的好福气给败没了!”
杨氏张口结舌,忿忿然不再说话。
容老夫人冷睨杨氏程氏一眼:“近则不逊,远则生怨,圣人的话是有几分道理的,往后小孩子们的事交给岚娘,我便不兜手、了。”
楚氏心灰,她出嫁多年,与娘家一向和睦。
就这几年间因杨氏与娘家起了许多龃龉,其中也不少不了程氏的挑唆。母亲最终还是疼孙子,连告状的心思都没了,往后且看这两位嫂嫂斗罢。
杨氏在容家没落着句好听的,又到外头显摆,还动起替儿子说亲相看的心思来。
无奈楚六在余杭“痴情”的名声太过响亮,杨氏有意的几家姑娘,要么按兵不动,要么打哈哈混过去。
杨氏恼怒:“等我小六再往上一阶,就是她们想也进不得门!”
这话经人耳又传回容家,容老太太哪会高兴。
“若非看你家小四是个实心眼,与他母亲不同,我真不会点头这门亲事。”容老太太说完,气不打一处来,“叫老三从祠堂里给我滚出来!成日跪经,他想出家不成?叫他把该办的事都办起来!”
楚氏应声:“是,要走海路就要跟殷家借船,是得三弟去。”
老太太雷厉风行,说要进京就举家回京,楚氏思量片刻,又问:“那,永秀去不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