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儿……明白了。”来福低着头道。
谢夫人也没再多说。
她只盼着谢家教养出来的孩子最终不要让人失望。
回到屋里,谢夫人才吃饭。又问了府上几个少爷备考的情况。
当天安排的马车,若是耽误了,要在城里住宿吃饭之类的。
曹妈妈道,“管家说都安排好了。找的是平日里给您赶车的车夫。是老把式了,不会出问题。马车也修整过了,没问题。”
“吃的喝的,你亲自去准备。其他人我不放心。”
曹妈妈道,“是来福少爷那边?”
“不管是哪边都一样,准备完全一些的好。”
“来福少爷那边,您打算怎么安排。我看着都心疼。来福少爷是个好的,就是性子软和了一些。”
“他是长子,软和可不行。”
曹妈妈帮着来福说话,“他是和您学的,您平日里待人为善。闹荒的时候都还接济乡邻。来福少爷那会儿都记事儿了,整日里跟着您后面,都记在心里了。这些年乡里哪个不说咱家来福少爷好?”
“好人也会犯错,就看他这个好人,能不能一直当下去。”
谢夫人的底线也就这几天了。
孩子们的考试结束之后,就要解决这件事情。
……
临近考试这几天,来福比往日里都忙。把工作交代的妥妥当当的。连回家都很少。
钱姨娘都气到了,说都有孩子了,男人也要学会照顾家庭。别学他爹,只顾自己。
活是干不完的,生个健康的大胖小子才算是好事儿。
来福道,“等弟弟们考完试,我就不忙了。”
“他们考试,和你有关系?”
“……”来福不想说话,但是还是叮嘱他妈,“阿娘,你以后性子不要太刻薄了,和家里人好好处。不要再想着和家里人争什么?人犯错了,但是只要改了就好,。不能不改。”
钱姨娘变了脸色,“你说什么呢,我都听不懂!”
“听不懂就算了。”来福叹气。以后总会懂的。人犯错了,吃了教训就会懂。他盼着弟弟们考试的日子赶紧来。
考试当天,谢来和来禄来寿一早起来准备了。
几位夫子都早早起床了,个个都忧心忡忡。
朱夫子道,“来寿啊,我对你也没多大的期盼了,只希望你顺顺当当的考完试,可别闹幺蛾子。”
来寿道,“哎呀夫子,我比你着急呢。我这次要是没考好,我很惨的。”
朱夫子叹气,“我这辈子都不给人当私塾先生了。”
带一个学生,比带几十个学生还要累。他以后打算去书院教书了。
孙夫子则勉励来禄,让他不要紧张。机会还有很多。
林夫子大概是最省心的,他对谢来是很有信心的,唯一的就是名次罢了。
“尽力而为。”